德宏:边陲小城的静好岁月
美丽的西双版纳
云南美丽神秘的西双版纳闻名遐迩,而我之所以对它痴迷却缘于《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的课文,那神秘的原始森林、粗犷的民歌、丰富的民俗民风......
难得一见傣族菜系
一下飞机,就应主人之邀,我们前往景洪民族风味餐厅作客。
汽车一到,便响起了一阵悠扬悦耳的乐器声。下车一看,原来是餐厅服务人员身着民族服装列队欢迎我们。小伙吹奏乐器,姑娘轻敲锣鼓,主人的盛情,一下感染了我们。
彩灯闪烁,装修别具一格的大门口,站着一位身着傣族鲜艳衣裙的姑娘,满面春风,亭亭玉立,左手端一小盆清水,右手拿一枝香气扑鼻的兰花,当每个人进门时,她用花蘸一下清水,轻轻在你胸前一洒,清水带着香味飘落在你的身上。
姑娘边甜甜笑边点头说:“欢迎!”导游小姐见大伙不解其意,便告诉我们:“这是傣族群众的礼节,水是圣水,这清新甘甜的吉祥水,表示欢迎祝福的意思……”
在餐厅依次就座后,姑娘们端来了云南名茶毛尖,虽未沾口,但那股清香早已缭绕扑鼻。正当我们仔细品茶之时,几位身穿水红衣裙美似仙女下凡一般的姑娘纷纷而上,然后男左手女右手,将一条条红艳艳的红绳系在每个游人的手腕上。导游小姐忙介绍:这叫“拴红线”,也叫“拴魂”,原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象征,今天它已演变成盛大喜庆的礼仪,表示欢迎祝福之意,它不仅可以系住爱神、福神,还可系住长寿之神,赋予了新的内容和含意,不仅是爱情福寿的象征,还是吉祥、喜庆的象征。
拴红丝线后,姑娘们开始上菜。那红艳艳的衣裙辉映着美丽的笑脸,在人群中穿梭:一碟碟、一盘盘、一碗碗,满厅香味四溢,让人眼花缭乱。不一会,十人相围的大圆桌上,放满了各种风味小吃。干的、湿的、炸的、炒的、蒸的、煮的,色、香、味俱全,像一团盛开的花儿,让人们赞叹不绝。
当丰盛的菜肴摆好后,餐厅小舞台上,响起一阵欢快的乐器声,紧接着几个傣族男女青年,在旋转闪烁的彩灯下,跳起了“欢迎舞”,唱起了“敬酒歌”,顿时,台上台下一片欢腾,宾主举杯,相互碰杯畅饮,好不舒心畅快。
傣族菜系,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它在滇菜派系中,别具一格,在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菜肴中,独享盛誉。不吃不知道,一吃真是忘不了:什么用香茅草捆绑着的烤鱼,用芭蕉叶包裹着的蒸肉,还有将菠萝掏空蒸的酸、甜、香味的八宝饭,竹筒烧的大米饭,以及叫不上名各种各样的地方小吃。从制作方法来看分烤、蒸、剁、腌四大类,其特点为酸、辣、香、甜。
据导游讲,傣菜系有六大类,120多个品种。这么多的菜肴,不仅使我们饱了眼福和口福,也给我们旅游生活增添了其乐无穷的情趣。
在一阵悦耳动听的乐曲中,一位洁白的孔雀,出现在金丝绒悬挂的舞台上,演员们用会说话的眼神和丰富的面部表情,以及手腕、手指、拧腰、耸肩等丰富的舞蹈语汇,从孔雀出巢、觅食、饮水、洗澡,最后舒展彩屏,在草地上翩翩起舞……演员们以柔软刚韧、轻巧敏捷的演技,将孔雀表演得惟妙惟肖。
孔雀舞之后,是热烈的象脚鼓舞。象脚鼓是按大象脚的形状制作成鼓,并以大象狂舞的动作创作的舞。“象脚鼓声是傣族民间舞蹈的灵魂”,象脚鼓舞是傣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这种舞只有在象脚鼓咚咚伴奏下才会跳得有声有色。
傣族人之所以崇拜孔雀和大象,是因为孔雀美丽、善良,是吉祥、幸福的象征;大象是森林里的“动物之王”,威武、雄壮,是富有力量的象征。从某种意义上讲,孔雀和大象的性格加起来,就代表了傣族人的性格:即温柔、善良、勤劳、神圣、庄严、勇敢、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因此,西双版纳被誉为 “孔雀之乡”、“大象之国”。
傣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品尝民族风味餐的同时,舞台上节目不断出现,一会儿唱,一会儿跳,而且花样翻新,常常使人忘记吃喝,台下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西双版纳第一泉
这第一泉又叫勐泐圣泉,坐落在距景洪市中心4公里的山顶上。这眼泉水冰凉甘甜,四季水位如一,久旱不枯,久涝不溢,常年清澈如镜,相传有明目、治病等功效,被称为“西双版纳第一泉”。
圣泉附近的傣王宫遗址,见证了西双版纳傣族悠久的历史。
勐泐圣泉是傣族人心目中最神圣的水井,以前是专供傣王宫饮用的。取水前,人们要在距离井口1.5米的地方用蜡条和贡品祭拜。取出的水不能倒回井里,不能直接用嘴对着取水的竹器喝,更不能在井边嬉戏打闹。
“勐泐”是西双版纳的古称。据记载,公元1160年,傣族首领帕雅真建立景陇(洪)王国后不久,就将都城迁至此地,建立了傣王宫。经过八百多年的风霜洗礼,现在还遗存部分断墙残壁、青砖石基等。傣王宫遗留下来的石柱础直径达80厘米,重近半吨,上面雕有莲花、祥云图案,非常精美,依稀可见昔日的辉煌。
漫步傣王宫遗址,只见古战壕纵横交错,让人感觉仿佛穿越时空进入了勐泐时代。四周菩提树、铁力木、箭毒木等古树,遮天蔽日。据专家鉴定,这些大树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同类植物中最古老、直径最大的植株,可以说是傣王宫遗留下来的宝物。
塔庄慕、塔庄董、圣泉是傣王宫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在傣族人民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闻名东南亚各国。每年都有大量不同民族的佛教信徒慕名前来朝拜。
傣族面具舞
在泼水节和重要节庆活动中,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嘎洒镇傣族群众都要举行独具特色的面具舞表演。
嘎洒镇傣族面具做工精良、造型奇异、色彩斑斓,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如今,仍在曼飞龙、曼景罕、曼嘎、曼达等一些傣族村寨流传。
制作面具的材料大部分是木质比较轻的攀枝花树,有的也采用大龙竹根雕刻。用笋叶、硬纸、布匹、竹编等做成。经过民间能工巧匠精雕细刻之后,涂上五花八门的颜色,一个栩栩如生的面具就呈现在人们面前。
傣家人喜爱孔雀,并以跳孔雀舞来表现自己的民族个性,表达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孔雀舞多在节庆的日子里表演。过去表演权限男子,表演时还要身戴形似孔雀的装饰,脸戴尖塔形白净菩萨面具,单人舞戴女面具,双人舞戴一男一女面具。傣族民间艺人戴着面具,舞姿模拟孔雀的各种动作,已形成出窝、下坡、起舞、找水、照影、饮水、洗澡、展翅飞翔等一套比较固定的程式,有严格的步法、方位和动作组合,以雕塑性舞姿造型见长,着重表现孔雀的温驯、轻巧、美丽善良、婀娜多姿的特点,每个动作都有固定的鼓点伴奏,把动物模仿得活灵活现,以此象征吉祥、幸福,寄寓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孔雀舞以象脚鼓、鋩锣等乐器伴奏,动作和鼓点配合严格。新中国成立后,孔雀舞经过加工改造,丰富了舞蹈情节,丢弃了沉重的道具装饰,换上了有孔雀图案的衣裙,充分发挥了舞蹈者体态的曲线变化和眼、手、腿的灵活运用,大大丰富了孔雀舞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使孔雀舞更加活泼优美。
跳“大鼓舞”的民族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主要是傣族同胞居多,但其他民族也不少,如每年三月百花盛开的时候,基诺族在祭家神铁罗嫫嫫米遮以及“特懋克节”时,就会跳起“大鼓舞”,在由徵、宫、羽、商、角五音阶组成的古老大鼓舞歌调中,大家边歌边舞,表现出浓烈的喜庆气氛。
基诺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最后一个被认定的民族。州府景洪市东北50公里有一座山,叫基诺山。全国95%的基诺族人口都居住在这座山的四周,现有人口1.8万余人。
关于基诺族的来源,没有文字记载。基诺族人尊奉诸葛亮,传说是诸葛亮南征部队的一部分人,是从普洱、墨江甚至更远的北方迁来的,经过世代的繁衍发展,到新中国成立时还尚未形成一个定型的阶级社会,基本上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农村公社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基诺族人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改变了刀耕火种、刻竹记事、以物易物和祭鬼治病的落后面貌。
基诺族尊敬长老,每个村寨都有一个“卓巴”(寨父),一个“卓生”(寨母)管理村社事务。基诺族崇拜太阳,在基诺人的背心上,绣有太阳的图案,能分辨村寨的主要饰物背包上,也绣有太阳的图案。太阳鼓是基诺族的重要乐器,太阳鼓舞是基诺族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太阳鼓的正面似一轮太阳,鼓身插有17根木管,象征太阳的光芒,基诺人在除夕敲之,据说能带来吉祥。人们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反映出对太阳的虔诚和崇拜。
大鼓舞,基诺语称“司土锅”,“司土”为“大鼓”,“锅”为“跳”,流传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的基诺族村寨。基诺族跳大鼓舞是为了感谢传说中用大鼓拯救了基诺人的创世女神阿嫫腰白。跳大鼓舞有一套完整的仪式:舞前,寨老们要先杀一头乳猪、一只鸡,供于鼓前,由七位长老磕头拜祭,其中一人念诵祭词,祈祷大鼓给人们带来吉祥平安。祭毕,由一人双手执鼓槌边击边舞,另有若干击、击镲、伴舞伴歌者,跳大鼓舞时的唱词称“乌悠壳”,歌词多为基诺人的历史、道德和习惯等内容,舞蹈动作有“拜神灵”、“欢乐跳”、“过年调”等。大鼓是基诺族的礼器、重器和神物,只能挂在卓巴(寨老)家的神柱上,制造大鼓要遵循很严格的程序。
基诺族的大鼓长约1米左右,直径在四、五十厘米之间,两面蒙有牛皮,平时禁止敲击,只有在在祭家神铁罗嫫嫫米遮以及“特懋克节”时,方能敲击大鼓和跳大鼓舞。
大鼓舞的动作主要是曲腿、举手、转身。跳舞者先是双脚站自然步,双手握鼓锤自然下垂,然后是左脚前伸脚跟着地,左膝弯曲,双腿颤动,左手握锤举至头顶,右手握锤垂于右胯,再将左手放下,右手举起,作过转身动作后变换左右脚的姿势。
大鼓舞有专门的舞曲,经文化部门调查记录的曲调有《特模阿咪》(即过年调)、《乌攸壳》(意为拜灵)、《厄扯锅》。在鼓的两端嵌有十数根细木棍,形似太阳放射出的光芒,因此人们把它称为“太阳鼓”。由于它的造型独特别致,成为第三届中国艺术节代表基诺族的吉祥物;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共创辉煌》的第一个场面,就是一位基诺族姑娘挥槌敲击一面巨大太阳鼓;云南民族村中的基诺族村,寨门顶端也悬挂着一个太阳鼓的图案。基诺族大鼓舞蕴涵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目前,只有3名年过七旬的老人尚能掌握大鼓舞仪式的全过程及全部舞蹈动作,已处于极度濒危的境地,急需加以保护。
越声/文图
闲云/编辑
上一篇:淮南装修样板房